关闭→
当前位置:笔墨馆>作文>高中作文>高三作文>2017年大美禹州征文

2017年大美禹州征文

笔墨馆 人气:2.24W

禹州,这座素有“华夏第一都”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,小编收集了大美禹州征文,欢迎阅读。

2017年大美禹州征文

第一篇:大美禹州

我的家乡位于禹州市苌庄乡柏村,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,据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。这里不但景美、人美,而且有一处名胜古迹。

我们的村子被群山环抱,很美。这里有一百多户人家,村里虽然不富裕,但是很平静,天蓝、草绿,空气新鲜。人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归,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。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,但乡土气息浓郁,我很喜欢。

在村子的`南边,有一座很大的墓,据说是五代时期后汉开国皇帝——刘知远的墓。墓坐北朝南,高大的陵墓坐落高垄之上,紧接绵延的大龙山。墓上的柏树长得十分苍翠,墓旁有一座高大的石碑,上面有对刘知远及其陵墓的简介,墓高八米,周长60米,墓四周100米处均有一对残存的石狮,墓前有一正方形的石柱。听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说,本来墓周围有东、西、南、北四大石门,墓前的道路两旁摆设有石雕:有石人、石狮、石虎、石羊、石猴等,用来象征帝王生前的仪卫,但现在遭到严重破坏。

它虽然1963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单位,但目睹一代帝王安息之地,如今变得如此凄惨,我心里很不平静。希望有关部门加以修复和保护,让我的家乡不仅有三国文化,还有帝王陵墓而名扬中国。

第二篇:大美禹州

禹州,这座素有“华夏第一都”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,雄踞中原腹地,是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地之一。数千年来,这块古老的土地孕育了她所特有的.文化。禹州市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,大禹因治水有功曾在此受封“夏伯”。禹子启继位后,于钧台大宴天下诸侯,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--夏朝,从此,华夏五千年文明从这片热土开始。

禹州之境物华天宝,沃土生金,地上地下资源丰富, 数百年来,禹州药业市场长盛不衰,享誉全国,寻本求源,其一是唐代名医,号称“药王”的孙思邈长期在禹州采药、行医,故而民间有“药王爷在禹州”之说。其二是禹州盛产优质全虫(蝎子)、白芷、南星、白附子等名贵中药材,药材的种植、采集、加工、经营有着悠久的历史。所以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,就下令全国药商集结钧州(今禹州市),禹州逐渐成为全国性的中药材交易集散地。禹州也因此留下许多与药材交易有关的遗迹。

禹州的中药材市场从明到清,发展到鼎盛时期。但在中华民国建立后,由于军阀混战,兵匪猖獗,药商遭到抢劫的事时有发生,几十家大药行纷纷迁往郑州,中小药行也纷纷停业,禹州药材市场日渐萧条,闻名全国的药城禹州,也从此衰落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经过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,药业市场由国营药材公司统管,禹州传统的中药材交流大会也从此中断。1985年3月,经过政府多方努力,在河南省药材公司的支持和帮助下,中药材交流大会才重新恢复,每年3月举行一次。

我爱我的家乡,美丽的禹州!

第三篇:大美禹州

禹州是一个资源大市,盛产煤炭、铝矿石、石料等。然而,在开采资源的同时,欠下了许多生态旧账,废弃的矿区山秃林稀,广大农村环境脏乱。“蓬头垢面”的形象,不仅困扰着禹州经济社会发展,也一直为群众所诟病。

近年来,禹州市以“建设美丽禹州、共享美好生活”为目标,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破解全局的切入点和突破口,倒逼政府工作全面推进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如今的禹州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都变得越来越靓丽。2015年1月,禹州市被评为“全国优秀民生改善典范城市”。

村庄美了,谁不夸咱家乡好

“洒水车每天洒4遍水,环卫工人随时打扫、随时清运,绿化带青枝绿叶,空气好、地面净,咱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到街上散步啦!”看着村庄的新气象,禹州市火龙镇居民王根伸出了大拇指。

“真是做梦也没想到,我们村变化这么大,与以前相比,真是天壤之别!”火龙镇火山赵村赵军说,以前村里卫生脏、乱、差,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开展以后,村里变了,乱堆乱放现象没有了,街道干净整洁,种植了绿化树,美化了墙壁,住在这里和城里一样。

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来,我们火龙镇所辖的26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巨大的`变化。”火龙镇党委书记孟占义说。

8月12日,漫步在禹州市火龙镇刘沟村,这里家家户户门前种着花木蔬菜,干净整洁的街道上,每隔百米放着一个绿色垃圾桶。谁也无法想象,这个村曾经臭气熏鼻,污水满街。

“这个村以做豆腐而闻名,以前一到夏天,村里污水横流。现在搞了环境整治,村容村貌大变样。”火龙镇镇长齐红俊介绍,镇政府正在谋划把刘沟村打造成豆腐文化村,吸引人们来参观体验豆腐文化。

如今,像火山赵村、刘沟村这样变美的村庄,在禹州大地上已经遍地开花。

“四个倒逼”,资源大市谋突围

禹州市是我省重要的能源、原材料基地,各类矿山在带来财富的同时,也导致了地面塌陷、房屋墙体开裂、生态破坏、大气污染等环境和社会矛盾问题。

垃圾围村、围路、围塘、围田的现象,在禹州的农村较普遍,群众反映强烈。“蓬头垢面”的城乡环境状况,成为困扰禹州经济社会发展、影响禹州对外形象的一大难题。

2013年10月以来,禹州市各级共投资4亿元,打响了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”战役,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牛鼻子,倒逼工作全面推进。首先“堵源头”,倒逼淘汰落后产能,尤其是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,提高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清洁化生产水平,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产环境的影响。

经整治,禹州市石灰岩矿山企业从原来的167家整合到现在的37家,20家青灰瓦企业停产整顿,33家“十五小”、“新五小”企业关闭拆除。

其次“还旧账”,倒逼生态环境修复治理。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,同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,扎实推进治山、治水、治矿、绿化等重点工作,偿还历史欠账,再现绿水青山。

去冬今春,禹州市共栽植绿化树木853.7万株,完成了16.05万亩的植树造林任务,为历年之最。今年还对途经禹州的42.8公里长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侧各100米实施了绿化。并谋划了总投资10.8亿元的7大类15个水利重点项目,确保“河畅、湖净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。

再次“促管理”,倒逼城乡全域管理精细化、常态化。借助城乡环境综合整治,不断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和标准体系,做到事有人抓、活有人干、问题有人管。

同时“顺民意”,倒逼干部作风转变。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常态化推进,让基层干部找到工作抓手,干部的工作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,群众得到了实惠,干部赢得了民心。

如今,环境好了,社会矛盾也减少了。2013年底,禹州市公众安全感指数位居全省112位,2014年底上升至66位,今年上半年又上升到42位。

城乡并重,统筹打好组合拳

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是一项民心工程,是提升禹州持续发展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举措。”禹州市委书记王志宏表示,抓环境就是抓发展、就是抓竞争力,必须下大力气实施好这一工程。

“三边三化、四区四化”、“三治一提”,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核心内容,即全面推进“路边、山边、河边”的“绿化、洁化、美化”,推进“城区、镇区、社区、矿区”的“绿化、洁化、美化、硬化”。大力推进治山、治水、治矿和美丽乡村文化提升工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