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→
当前位置:笔墨馆>中外名著>佛学经文>金刚经>金刚经石刻序

金刚经石刻序

笔墨馆 人气:1.96W

《金刚经》是“般若波罗蜜”,即菩提道。因此在理解《金刚经》乃至《大般若经》都要从行持上去体悟亲证。下面是金刚经石刻序,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
金刚经者,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上求下化之标准也。其曰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,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以众生心性,当体即是无余涅槃,但以迷故,幻成生死轮回之相。如醉见屋转,屋实不转,迷谓方移,方实不移,不过特为点示,俾复本原而已。所谓但尽凡情,别无圣解,但有去翳法,别无与明法1者,此之谓也。又令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,布施乃六度万行之首,经文简略,但举布施为例耳。若能不住相而行六度万行,则三轮体空2,一道3清净,圆离我人众寿之凡情圣见,彻证常乐我净之真如妙心,无所住而生心,无所得而作佛矣。实为三世诸佛上成佛道,下化众生,万行圆修,一法不立之无上妙法,故受持者,福德果报不可思议也。由是古今名人,多皆受持及以书写,盖欲以自觉之道,展转以普觉斯民也。唐烋(xiū)子居士天爵者,宿有慧根,笃信佛法,见地高超,书法精妙,特写此经,刻石流通,以续欧阳询4,赵孟頫5,董其昌6诸公之志事7,其为功德,唯佛能知。因不揣固陋,略述经义,以告阅者,庶可同登觉岸云。

【研读】

《金刚经》,是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上求下化的标准。

其中说:“所有一切众生之类,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,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”因为众生的心性,当体就是无余涅槃,只是因为迷惑的缘故,虚幻成为生死轮回的相状。如同醉酒后看见房屋在转动,而房屋实际上没有转动,迷路的人认为方位移动了,方位实际上没有移动。不过只是特别加以点拔开示,使得恢复原本自性罢了。所谓的:只是尽除凡夫情见,没有另外的圣人见解,只有除去眼病的办法,没有另外给与光明的方法,就是说的这个意思。

又让我们“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”,布施是六度万行的第一度,经文简略,只是举布施作为例子罢了。如果能够不住相而行六度万行,那么自、他、物三者本空,一实之道清净,圆满远离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的凡情圣见,彻底证得常、乐、我、净的真如妙心,无所住而生心,无所得而作佛啊!

实在是三世诸佛,上成佛道,下化众生,万行圆修,一法不立的无上妙法,所以受持这部经的人,福德果报不可思议。因此古今名人,大多都受持以及书写这部经,这是想要以自觉之道,展转来普遍觉悟万民啊!

唐烋子居士(字天爵),宿有慧根,深信佛法,见地高超,书法精妙,特别书写这部经,刻成石碑来流通,以承续欧阳询,赵孟頫,董其昌诸位先人的志向抱负,这个功德,唯佛能知。所以不顾我的浅薄,大略叙述经中之义,来告示读者,使大家同登觉岸。

注释:

1“但除垢染即成清净。所谓但尽凡情。别无圣解。但有去翳法。别无与明法也。成佛作祖。岂于心外有法可得哉。不过净除习气而已。”《佛说四十二章经解》藕益大师著。【翳】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'白斑。

2【三轮体空】布施之时,能体达施者、受者、施物三者皆悉本空,摧破执著之相,称为三轮体空。(一)施空,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,既知无我,则无希望福报之心,称为施空。(二)受空,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,亦无他人为受施者,故不起慢想,称为受空。(三)施物空,物即资财珍宝等物,能体达一切皆空,则虽有所施,亦视为空,故不起贪想,称为施物空。

3【一道】指到达佛果唯一无二之道路。一者,唯一;道者,能通之义。亦同于一乘。别于二乘、三乘法门,以成佛之法,实非有二三,余法悉为此法之方便权门。

4【欧阳询】(557一641年)湖南衡阳人,祖籍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。楷书四大家(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)之一。代表作楷书有《九成宫醴泉铭》等。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,有书法“八诀”。

5【赵孟頫】(1254—1322)浙江湖州人。元代著名画家,楷书四大家之一。赵孟頫博学多才,能诗善文,懂经济,工书法,精绘艺,擅金石,通律吕,解鉴赏。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,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。他也善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,尤以楷、行书著称于世。

6【董其昌】(1555—1636年)华亭(今上海闵行区马桥镇)人。“华亭派”的主要代表。明万历十六年(1588年)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,卒谥文敏。工书法,自谓于率易中得之,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。

7【志事】抱负。

拓展阅读:《金刚经》的基本精神如何概括

《金刚经》是根本佛法的心要,它的基本精神还是用佛法本身来概括为最妙。在佛法中有四悉檀义。用四悉檀义来概括《金刚经》基本精神是最恰当的。四悉檀者就是指四种成就:一是世界悉檀,二是各各为人悉檀,三是对治悉檀,四是第一义悉檀。这四悉檀是佛法成就佛道、度化众生的基本教则。

《金刚经》就是奉行其则的具体表现。所谓世界悉檀者就是应世界诸法因缘而安立世界法相,令世界众生于世界缘起法相而生智解。所谓各各为人悉檀者就是针对众生种种根性而施设方便,令其解悟法性。所谓对治悉檀者,就是对治众生根本烦恼,如六个根本烦恼。所谓第一义悉檀者,就是全破凡夫界之虚妄性,直显胜义谛不可思议性。所谓心行处灭,言语道断是也。《金刚经》法义也就是依四悉檀而宣讲的无上宝典。

《金刚经》中讲:“于法不说断灭相。”这就是随顺世界因缘,是世界悉檀,也就是“不坏假名而说实相”。也就是“妄法是常,圣人亦现,然不颠倒。”《金刚经》中讲:“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”就是各各为人悉檀,各各为人悉檀,就是所有众生皆度,然不执于灭者,是为真度也。《金刚经》中讲:“若以色见我,以声音见我,是人邪行道,不能见如来”就是对治悉檀。执相为邪,扫相为正,对治而已。《金刚经》中讲“如是观”,这就是离相见真的第一义悉檀也。如上就是《金刚经》基本精神。

TAG标签:#石刻 #金刚经 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