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→
当前位置:笔墨馆>作文>初中作文>初一作文>2016年关于尚志的征文400字

2016年关于尚志的征文400字

笔墨馆 人气:2.71W

他的伟人事件将遗传给后人,为他们树立一位伟大的英雄形象,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赵尚志的征文,欢迎阅读。
 

2016年关于尚志的征文400字

  第一篇:赵尚志

今天,我读了一篇文章,这篇文章反映在东北抗日联军中,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是一个意志坚定,经历坎坷,但对党无限忠诚的人。

文章描述了赵尚志从开始只带了13个东北汉子并发出了震天的抗日誓言组成了一个小分队,到之后有数十支队伍加入进来,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。凭着他一份坚定不移的爱国之心感染了众多爱国人事,队伍浙浙的壮大很快发展到六七百人,就连日本侵略者出了出了“小小满洲,大大赵尚志”的感叹。在一次激战中他不幸负伤被俘。在敌人的审讯室里人以一息尚存的生命同敌人进行了最后的斗争。敌人出没从他嘴里问到任何共产党的秘密,他在拒医绝食八小时后壮烈牺牲。正因为他对共产党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:总有一天革命会胜利的。所以他有这种勇气!

看过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,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呢?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,我们也要树立这种坚定的信心!相信自已能行我们会成功的!我们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,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幸福生活。有时还会向爸爸妈妈提出一些无理要求,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!我们更需要勇气、更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,学习更多的知识为祖国做出贡献!

  第二篇:赵尚志

当我看完这部电影,心里倍感自豪。自豪的是,我们中华民族尽出英雄人物,为我国争了很大的名誉,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。

在剧中,述写了一位叫赵尚志的伟大人物,他迷了保卫满洲国,全身投入到抗占中。他摒弃了儿女私情,以身作则,为了下属树立了一个英雄的榜样,他这种把生死置之身外的精神,感染了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,随从他抗日的队伍也不断地增大,不断地增强。这令我们中国人感到非常地欣慰,因为他的队伍不断地增大,增强,说明爱国的人越来越多,也证明了赵尚志将军的爱国情怀是如此阔大。

当在凛烈的天气下,他依就坚持带领着队伍抗日,在战争中,许许多多的人为了保卫满洲国的国土,献上了宝贵的生命,但他们爱国的灵魂却依旧存留,爱国的心依然存在。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他们的爱国之心是如此强烈,如此真诚。

在最后抗日的战争中,赵将军最终为国慷慨而死,却为我们中华民族遗下了英雄的称号,他的伟人事件将遗传给后人,为他们树立一位伟大的英雄形象,使后人继承这种伟大的精神,使其代代一直传承下去。

  第三篇:赵尚志

赵尚志三个字,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,“小小的‘满洲国’,大大的赵尚志”,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。 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`“反满抗日”分子!

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,叫“南杨北赵”。“南杨”指的是杨靖宇,“北赵”就是赵尚志,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,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,历经艰难困苦,抗日决心毫不动摇,即使最后负伤被俘,依然宁死不屈。

一位专家说,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,用的都不是原名,惟有赵尚志一直用原来的名字。但很少有人知道,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字。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,赵尚志曾担任1940年创刊的《东北红星壁报》主笔。“向之”的主笔笔名,后来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,是在“尚志”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。据刘莉馆长介绍,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,还曾为《白山黑水》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,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

印象中,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,气宇轩昂,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,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,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,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。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,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,后率六人赴珠河创建抗日游击队。到1934年,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,达到数千人。后来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。

赵尚志嗓门很大,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,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。1942年2月,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,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,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。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,身体沉入松花江,头颅送伪满“首都”新京(今长春)请功,而后下落不明;历经六十余载,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,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。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,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。

  第四篇:赵尚志

今天,我阅读了《英雄人物》这本书,书中有一篇故事叫《赵尚志》,文章描述了赵尚志不屈不挠、英勇奋斗的一生,我被深深地感动了。

赵尚志出生在农民家庭,11岁开始,当过佣人、信差、学徒工,尝尽了种种艰辛。17岁那年,他接触了书本,并结识了很多革命志士,加入了共产党。数度被捕,还被同志们误会而开除党籍,但他从不放弃抗日,凭着自己的信念和对党的忠诚,带着他自己的小游击队进山帮共产党打仗。

看到这,我心里在想,这是一种怎样的信念啊?而我平时在学习上总是半途而费、“绕道而行”,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,就要掉“金豆”,干什么事都缺乏钻的精神。心里真是惭愧。

随着故事一步步发展,我的心情也起起伏伏。赵尚志被捕了,敌人想从他口中知道共产党的情报,无论敌人怎样审讯,如何鞭打,身受重伤的赵尚志就是不肯说出一个关于我党我军的字,视死如归,最后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。这是书中最感人的一幕。

以前的生活很艰苦,条件很差,甚至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,但这样革命志士们总是为自己的理想、信念而努力奋斗着。而我们生活的时代,真是像掉进“蜜罐”里,平时想要什么有什么,有明亮的教室、崭新的课桌、亲切的老师、慈爱的父母,多么幸福啊。

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,做一个永不放弃,坚持不懈的人。
 

TAG标签:#尚志 #征文 #